今天是     欢迎访问天府玉米交易网!
返回天府商品交易所

2018年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上一篇     下一篇
更新时间:2018-05-10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浏览次数: 227

一、国内玉米种业处于第七次品种更新换代前夕

目前国内玉米种子行业处于第七次品种更新换代前夕,种质资源上仍待更新。

国内玉米种子供应过 剩已是常态。2012年至今,国内杂交玉米制种面积已由435万亩下滑至293万亩。2018年杂交玉米可供种量18亿公斤,而需种量仅11亿公斤,玉米种子供过于求。玉米种子供应过剩的压力下,虽然大型玉米企业主动削减制种面积,但仍有部分中小制种企业使用侵权套牌种子,加剧了国内玉米种子供应的失衡。

大品种集中度持续下降,国内玉米品种同质化现象严重。绿色通道政策的实施使得品种审定周期缩短,近年来玉米过审品种数量呈井喷之势。实际上,正因为国内玉米品种处于第七次品种更新换代前夕,众多过审品种之中鲜有具备明显差异化优势的品种,同质化品种间的低效竞争导致玉米品种集中度连续下降。2009~2016年,国内玉米品种 CR5 36.24%下降至 24%。玉米种子端竞争加剧,具备优势品种、优质资源及研发实力的种企有望脱颖而出。

 

二、适宜机械化种植玉米品种或将大面积推广

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进程加快、农村大力推行规模化生产,加之农民进城务工致农村劳动力流失,农作物机械化生产水平不断提升。全国农作物耕种综合机械化水平由 2008年的45.8%增长至2016年的65.2%,其中玉米机收水平由2008年的10.6%增长至2016年的 61.7%。在国家加大农机补贴力度的背景下,玉米机械化生产有望加速推进。未来适宜全程机械化种植的品种或将在主栽区大面积推广。

从育种上来看,由于欧美地区玉米生产机械化程度高于中国,起步早于中国,因此美系种质资源中不乏早熟、耐密、抗倒、脱水快的优良资源,若加以改良利用或可以弥补国内在这方面的短板。

 

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