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手册

玉米
产品手册
二〇一八年一月
第一章 商品概况
一、玉米简介
玉米(拉丁学名:Zea mays L.)是禾本科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玉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植株高大,茎强壮,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玉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等。
玉米分为特用玉米和普通玉米。除了特用玉米外都是普通玉米。其中特用玉米又分为甜玉米(蔬菜玉米)、糯玉米和高油玉米。
玉米现行的行业执行标准:国标GB1353-2009《玉米》。
三、用途
玉米的用途分为三类分别是直接食用、饲料和工业加工。
直接食用 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粮之一,现今全世界约有三分之一人口以玉米作为主要食粮,其中亚洲人的食物组成中玉米占50%,多者达90%以上,非洲占25%,拉丁美洲占40%。
饲料用途 世界上大约65-70%的玉米都用作饲料,发达国家高达80%,是畜牧业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
玉米工业加工玉米又分为玉米淀粉、玉米发酵酿酒、玉米制糖、玉米油等用途。
第二章 玉米市场概况
一、玉米的生产情况
玉米产区 玉米原产于中南美洲。现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主要分布在30°--50°的纬度之间。栽培面积最多的是美国、中国、巴西、墨西哥、南非、印度和罗马尼亚。
我国是一年四季都有玉米生长的国家,北起黑龙江省的讷河,南到海南省,我国玉米种植区呈现带状分布,包括东北平原、黄土高原、湘鄂西部山地、四川盆地周围山区、云贵高原等地区。全国玉米可分为6个种植区:
1.北方春播玉米区 以东北三省、内蒙古和宁夏为主,种植面积稳定在650多万公顷,占全国36%左右;
2.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 以山东和河南为主,种植面积约600多万公顷,约占全国32%。
3.西南山地玉米区 以四川、云南和贵州为主,面积约占全国的22%。
4.南方丘陵玉米区 以广东、福建、台湾、浙江和江西为主,种植面积为全国的6%。
5.西北灌溉玉米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甘肃省一部分地区,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3.5%。
6.青藏高原玉米区 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海拔高,种植面积不足全国的1%。
玉米产量 2015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2 145万t,比2012年增长5.4%,年均增长1.8%。其中,作为三大主粮作物之一的玉米产量达到22 460万t,增长9.2%,年均增长3.0%。这是玉米自2012年产量达到19 855万t以来,第3次超过稻谷成为我国第一大主粮作物。
二、玉米的消费情况
全国市场 2016年全年均价为1863元/t与上一年均价同比下跌了397元/t,跌幅为17.6%。
需求方面 全国生猪存栏率回升幅度较小,且能繁母猪存栏持续下降。整体上,养殖户的存栏率仍处于历史低位,除了6-7月份长江中下游及东北地区大规模强降雨的影响之外,另一重要的因素就是环保监管。9-10月畜牧污染整治力度加大,猪场强拆现象屡屡发生,虽规模化企业补栏迅速,但仍弥补不了散户退出的空缺,导致存栏再度下滑。
川渝地区2016年四川省玉米每50公斤出售价格为103.49元,同比下降12.59%。需求方面,四川生猪存栏水平还未恢复,猪料销量未见增长,玉米消费必然难以得到改善。市场供需不平衡导致玉米价格下降。
受价格下跌的影响,玉米亩均产值为931.18元,同比下降8.51%。种植收益下降,每亩净利润为-210.89元,亏损进一步增加。
三、玉米进出口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总体上作为玉米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玉米贸易总体上却呈现出口下降、进口增长的态势。
出口方面 2009—2011年,中国玉米在价格不断上涨的形势下,国际竞争力不断下滑,出口一蹶不振,出口量一直维持在十几万吨的较低水平。自2012年中国玉米出口量重返25万t的水平后,2013—2015年,大幅下降,2013年为7.74万t,2015年仅为11068t。2016年玉米出口总量2649吨,较2015年11068减2129吨,降幅19.24%。
进口方面 2009—2012年急剧增长,进口量由8.346万t增加到520.7万t,增加60多倍;受美国转基因玉米退运事件的影响,2013年中国玉米进口量下降至326.6万t;2014年进一步下降至259.77万t;2015年恢复性增长至4730035t。2016年1-11月份中国玉米进口量3025522吨,较2015年进口总量4730035减1704513吨,降幅36.04%。
四、影响玉米价格的主要因素
玉米价格主要受产量和消费量影响,同时产量和价格又会受到种植面积、天气状况、季节性规律、供求关系、进出口情况、库存、市场投机等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