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保险+期货”试点项目首个玉米收入险实现理赔
近日,2017年大连商品交易所支持的32个“保险+期货”试点项目中,华信期货与中华财险辽宁分公司联合开展的辽宁省首个玉米收入险项目顺利完成理赔,总计赔付85.63万元。12月7日和12月12日两家公司分别在锦州市北镇市和铁岭市举行了理赔仪式。
此次的收入保险项目分别在铁岭市铁岭县、锦州市北镇市和葫芦岛市建昌县试点开展,3个试点地区共为当地6个专业合作社、8名种植大户以及386名贫困户的15000吨玉米提供了种植收入保障,以玉米期货1801合约为标的,目标价格为1720元/吨,保障额度总计2580万元。
创新开展价格收入险 全面保障农民利益
据介绍,该项目中的玉米收入险约定亩产为0.6吨/亩,目标价格为1720元/吨,保险期限为2017年7月12日至2017年11月24日。项目赔付包括产量赔付和价格赔付两部分。其中,产量赔付方面,由中华财险进行测产,结合减产情况向农户提供赔付。以铁岭地区为例,农户投保时保险约定产量为0.6吨/亩,理赔时,聘请农业专家与农户共同进行实际测产,核定产量为0.593吨/亩,触发理赔条件,赔付12.04元/亩,金额合计17.61万元;在价格赔付方面,结合当地农户售粮特点,为确保农户获得较好收益,本项目采用可提前行权的亚式期权模式,农户可在2017年10月15日至2017年11月24日之间提前提出理赔,理赔结算价格以大商所玉米期货1801合约为参考,为2017年9月25日至理赔日玉米期货1801合约收盘价的均值。华信期货在对基本面认真分析和后市行情谨慎研判的基础上,与保险公司沟通,向投保户提出应该提前理赔的建议,在三方意见达成一致后,该项目于11月7日提前理赔,理赔结算均价为1677元/吨。综合产量赔付和价格赔付,该项目总计赔付85.63万元,目前理赔款项已经全部支付到位。
据了解,近年来,在大商所支持的“保险+期货”试点项目中,2016年以前开展的是价格险,如果农民的售粮价格低于保险价格,则对农民提供差价补偿,从而一定程度上规避价格波动风险。但是,当出现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粮食产量大幅减产的时候,粮食售价可能较高,但由于产量低,农民的收入仍然得不到保障。今年,大商所支持的32个“保险+期货”项目试点中,有9个试点采取了收入险,即保障的是农民的预期收入,也就是当实际收入低于预期收入的时候,赔付农民差额部分。收入险兼顾了农业生产中价格和产量两个核心要素,提供的保险保障更为全面,能更有效地满足农民多层次风险管理需求。
华信期货与中华财险辽宁分公司联合开展的玉米收入险项目对产量和价格分别进行差额赔付,确保农民收入,并对85%的保费提供补贴,有效保障了农户利益,切实解决了农民种粮过程中面临的减产和价格波动两项核心风险点。
助力精准扶贫 “保险+期货”项目效果显著
葫芦岛市建昌县为省级贫困县,当地玉米种植户风险抵御能力差,在扶贫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很容易因病、因灾以及农产品价格波动等市场风险而致贫返贫。“保险+期货”试点,以易被农户接受的形式和有效的保障为农户构筑了风险防范屏障,保障了贫困农户的实际收入。华信期货联合中华财险与地方政府建立农业保险与扶贫联动机制,通过现代化金融服务实现精准扶贫,为建昌县玲珑塔镇38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收入险服务。据了解,本项目对当地贫困户10%的自缴保费进行了减免,实现了贫困户“零门槛”参与。
“保险+期货”模式利用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为投保的玉米分散了价格下跌的风险,配合保险公司专业的风险管控能力,为投保的玉米分散产量减少的风险。实践证明,“保险+期货”是保护农民利益较为行之有效的现代化金融手段。而本项目采取收入险,对农民的保障力度更强。
此外,据介绍,本项目引入邮储银行,形成“保险+期货+银行”模式,农户购买了收入险,相当于种地收入有了保障,邮储银行将此作为贷款增信项目之一,计入银行对农户发放贷款的审核条款中为投保农户提供信贷方面的支持,目前已经发放贷款50万元。
理赔仪式上,铁岭县农经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从2016年在铁岭县试点开展的玉米价格保险项目到2017年的玉米收入保险项目,铁岭地区农户对于“保险+期货”的认知程度明显提高,有了“保险+期货”这种模式的保障,农民开始接受并逐渐适应了国内玉米收购的市场化进程。他希望,今后这一利好模式能够多在铁岭县落地,让更多的农民得到实惠。一位参保农户表示,今年玉米价格波动幅度较大,虽然近期玉米价格有所上涨,但是如果掌握不好售卖时机,今年的收入仍存变数,多亏收入保险的保险期限覆盖了玉米的收割期和主要交易期,帮助农民抵御价格波动风险,保护种粮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