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华北新季玉米 价格缘何跌涨不一
东北玉米价格难反弹
进入10月份,随着新产玉米的陆续收获上市,东北规模玉米深加工企业相继挂牌收购新粮,且开秤价格也较去年大体相当,部分小幅提高,只是近来虽然开秤收购的企业数量增多,但大部分企业定价水平却不断下降,截至目前,黑龙江绥化地区深加工企业14%水分新玉米(三等,下同)收购价为每吨1430-1450元,吉林四平地区收购价每吨1470-1530元,吉林长春地区收购价为每吨1550-1600元,整体较节前每吨下降50-80元。今年玉米上市初期,东北地区新玉米收购价格均比上年每吨高出60-150元,随着新粮上量增加,市场供应充足,并且部分企业前期依靠临储玉米已准备了库存,并不着急收购,现在玉米价格比上市初期每吨下跌50-80元,10月临储拍卖仍持续进行,预计价格难有反弹。
“天气+霉变”或致华北玉米上涨
国庆节过后,华北产区降雨天气频发,对新季玉米收获晾晒及上市均产生明显不利影响,加之局部区域市场反映玉米霉变现象增加,一度影响玉米上量及价格,在这一背景下,持续下跌的华北玉米价格(尤以山东地区表现明显),跌势不但逐步放缓,部分地区甚至已回暖反弹。截至目前,山东潍坊地区深加工企业14%水分新玉米收购价每吨1710-1730元,德州地区深加工企业收购价为每吨1700-1720元,均较节前每吨上涨10-20元;河北石家庄地区14%水分新玉米收购价为每吨1700-1720元,与节前基本持平。气象预报显示,未来一周华北中南部和黄淮中西部等地仍有明显降水过程,不但影响已收获玉米的晾晒和未收货玉米的品质,而且影响物流运输,造成短期内玉米上市量减少。同时新粮刚刚上市,水分普遍较高,加上出现阴雨天气,农户售粮减退,国庆节以来粮点普遍收购无量,购销活动冷清,对下游特别是饲料企业影响较大。受最近天气影响,深加工厂家到货情况不佳,普遍到货量低消化库存,饲料企业到货普遍紧张,山东深加工厂家库存降至5-10天,饲料企业库存在10天左右,后期企业备库意愿强烈也将为其价格形成支撑,因此预计华北玉米价格涨势仍将持续,至少在天气转晴及企业库存充足前这段时间。
企业开机率在月底回升
据了解,受天气及党的十九大召开等因素影响,华北局地深加工企业开机依然受限,部分玉米副产品价格保持坚挺。从企业效益情况来看,国内玉米淀粉价格小幅回落,吉林企业每生产一吨玉米淀粉理论盈利约205元,山东企业每生产一吨玉米淀粉盈利约70元;由于黑龙江、河北等地酒精企业停产检修而供应紧缺,以及其他酒精供应同样偏少,拉动玉米酒精价格整体走势较强,黑龙江西部每生产一吨玉米酒精理论盈利每吨约为900元。总的来看,近阶段国内玉米深加工企业理论效益保持盈利,局部水平可观,但受东北企业库存充足而华北环保因素影响,预计深加工企业开机率在10月底左右才会明显回升,深加工产品的季节性回落趋势还未结束,生产厂商原料备库和终端饲企产品采购均需要跟随卖粮节奏、控制库存、策略建仓。
综合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两大主产区玉米价格之所以呈现一涨一跌,主要就是新粮上市增减变化及企业自身库存影响,而目前北方新季上市对于现货市场的冲击只是“小试牛刀”,预计短期国内玉米上市量依旧有限、粮价不至于出现明显下调,甚至对于华北市场来说,天气若不好转,企业收购仍难上量,其价格也将维持强势格局。总体来看,今年国内优质玉米供应形势好于去年。
(文章来源:山西农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