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天府玉米交易网!
返回天府商品交易所

临储泄库背景下山东玉米市场形势分析

上一篇     下一篇
更新时间:2018-05-08    来源:山东省农业厅市场信息处   浏览次数: 229

20163月,我国实行8年的玉米临储政策退出了历史舞台,玉米实行“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被扭曲的农产品市场回归到“价格反映供需”的正轨。玉米临储政策取消一年后,库存量超过2.3亿吨,创历史新高。截至20184月,临储玉米开拍前,库存量约1.78亿吨。

 

一、2018年度临储玉米拍卖

412日,国家临储玉米首拍,受前期临储拍卖传闻影响,贸易商加快拍卖前的出货速度,导致渠道库存下降较为明显,故首拍周的参与积极性较高。首周投放市场的陈玉米约700万吨,拍卖成交率为89.65%20132015年产玉米拍卖成交率达到100%,其拍卖成交最高价为0.74/斤和0.83/斤。截至420日当周(2),临储玉米拍卖投放692.45万吨,成交量558.2023万吨,成交率80.61%,临储玉米连续第二周维持成交率和溢价双高,溢价维持在50-100/吨。前两周(12-20)累计成交量达到1184万吨。截至426日,2018年临储玉米总计投放1689万吨,成交量1452.3万吨,成交率86%。其中,2013年产54.2万吨,2014年产1371万吨,2015年产26.8万吨。

国家玉米去库存决心坚定,一旦目前1.7亿吨左右的储备粮源出库完毕,国内的玉米市场才能更加接近“市场化”运行模式,市场整体的供需结构也将从宽松转为平衡,继而视供需双方尤其是供给状况来判定是否会走向趋紧。

 

二、山东玉米市场行情分析

市场供需状态直接决定价格走势。今年玉米市场行情普遍好于去年,14月份粮商收购均价分别为0.878/斤、0.934/斤、0.956/斤、0.928/斤,同比分别上涨11.1%21.3%24.8%13.5%3月下旬开始,受临储泄库拍卖呼声较高的影响,玉米市场价格持续下调,峰谷点差价达146/吨以上,导致部分种粮大户和小商贩点、贸易商惜售,企业厂门到货量逐步萎缩。同时临储拍卖玉米因受出库环节复杂、货运流通等不可控因素制约,暂未大量供应市场,企业的刚性需求仍在,导致拍卖开启后的第二周(16-22)企业小幅提升价格吸引上量,但每次价格上调时间较短,出现了拍卖开启后市场价格涨跌互存现象。

每年的45月份,会出现小麦收获前市场现粮集中出售的最后一次小高峰,滕库备收、农资购买、温度升高、存储困难等,均促成了市场现货玉米的积极出售。综合考虑当前玉米市场环境、拍卖玉米质量及出库到货状态、余粮水平、市场需求水平等因素,短期玉米市场价格深度下跌的空间不大,且因质量差异导致价格波段幅度会较大。

 

三、玉米加工消费市场情况

近期受限产检修等原因影响,深加工企业开工率小幅下调,玉米用量较上月有所减少,收购意愿不强,根据到货情况调整价格,收购价格基本稳定,企业利润出现一定回升。下游畜禽饲料企业开工良好,禽料玉米消费继续增加,猪料玉米因生猪养殖处境不佳销售略减。4月份,山东企业玉米消耗量环比降4.32%,其中深加工玉米消费量环比降8.72%,饲料玉米用量环比涨2.32%

 

四、夏玉米备耕备种情况

夏播玉米进入备种备肥的准备阶段。2018年,玉米种子价格变化不大,但肥料价格增长明显。春节前尿素价格在1700/吨左右,截止目前市场价为2050/吨,增加350/吨,复合肥价格增长200/吨。按上述肥料价格变动折算,2018年每亩玉米的肥料成本投入约增加30元。

 

玉米市场行情看好,小麦收获在即,接下来的玉米播种计划备受关注,对20个种植大户的调查数据显示,去年种植面积1.3375万亩,今年计划种植面积1.3745万亩,同比增长2.8%,预计2018年山东夏玉米的播种面积会出现小幅增长。

 

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