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将进一步减免涉企收费 减轻实体经济负担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交通运输大有可为。那具体该如何做?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张大为表示,2018年交通运输行业将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提升交通运输供给体系质量效益为主攻方向,着力降成本、补短板、强服务、优环境、增动能,持续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改革。
在交通运输部召开的2017年第十二次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张大为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首要任务。
他介绍,从2016年以来,交通运输行业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推进物流降本增效、“放管服”改革、优化投资和市场环境等,总体取得了积极的成效。2016年,可量化的措施降低物流成本约560亿元,2017年将降低物流成本约882亿元。
张大为说,2018年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聚焦五大方面。他用了“降成本、补短板、强服务、优环境、增动能”15个字进行了概括。
降成本。交通运输部将进一步通过减免涉企收费,优化运输服务管理流程等措施降低物流成本,减轻实体经济负担,包括推动完成道路货运车辆年检和年审合并,预计全年减轻企业负担100亿元;优化货车通行费优惠政策,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7.550, 0.05, 0.67%)绿色通道政策,鼓励地方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大货车通行费优惠力度,完善高速公路分时段差异化收费工作,预计将减免通行费513亿元,实现高速公路通行费增值税发票抵扣,抵扣金额将约1.5亿元;发展多式联运,深化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通过增效降本,预计全年降低物流成本约135亿元;精简中央定价港口收费项目,规范市场自主定价的港口服务性收费,预计全年减轻企业负担471亿元,预计2018年推动降低物流成本规模将超过2017年的水平。
补短板。张大为说,针对交通基础设施薄弱环节和瓶颈制约,突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在保持合理有效投资的基础上,加快推动基础设施联网优化。持续推进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内河高等级航道、农村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具体目标在前面的通报中已经提到。完善港站枢纽布局,优化配套条件。包括:改善沿海港口10个港区的航道通航和防波堤掩护条件。以国际性、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为重点,推动20个综合客运枢纽建设。依托物流大通道,推动30个辐射带动力强的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建设。改善8个港区的铁路和公路集疏运条件,畅通微循环。支撑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同时,推动建立稳定的专项资金政策。
强服务。张大为说,主要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优化服务,畅通运输组织链条,提升重点领域服务能力,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包括推动形式多样的旅客运输,改善旅客出行体验,近期着力推进一站式联程运输票务服务;提升冷链物流;持续推进车辆运输车治理和货运车型标准化;推动15各省份在辖区范围内办理普通货运车辆异地检测检验,开展“司机之家”试点建设,加快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同时开展绿色出行专项行动。
优环境。张大为说,优环境重点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等工作,进一步增强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能力,激发市场活力,不断优化投资和市场环境。主要包括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加强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交通运输事权和支出责任改革,完善行业职业资格制度,推进汽车维修电子档案系统建设,深化区域港口一体化发展改革,以及督促指导各地落实《关于治理车辆超载超限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工作的实施意见》等。
增动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交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交通运输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主要包括配合相关部门推进自由贸易港建设,加大大数据的开发运用,开展智慧交通试点示范建设,完善网约车、小微客车租赁等配套政策,推进绿色港口、绿色枢纽、绿色航道,以及绿色公路示范试点,推动邮轮经济发展等,将细化措施,确保按期完成全年交通运输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
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告诉记者,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商务部日前已联合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的通知》,决定于2018年年初启动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计划通过三年努力,至2020年年底,力争在示范城市建成“集约、高效、绿色、智能”的城市货运配送服务体系。
吴春耕表示,开展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建设,是支撑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是防治大气污染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客观要求,是促进物流降本增效、破解城市配送“三难”问题的有效途径。